在新疆医科大学党委的领导下,确立西北燥证研究主攻方向,做有组织的科研,为大学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。
1.西北燥证理论
西北燥证(Northwest dryness syndrome, NDS)是全国名中医周铭心教授提出的独创理论,属于中国地域性特色病证。至今已有33年的研究历史,因其发生于西北地区(地理 位置在(东经)75°-110°E,(北纬)35°- 47°N 之间,包括新疆、青海、甘肃、内蒙古、宁夏部分地区),且以干燥症状为主,所以称为西北燥证。西北燥证不是一种独立疾病,而是一组以口鼻、咽喉、肌肤干燥和干咳、烦躁等不适症状为特征的中医综合证候。主要病因是燥邪,其次是火、风、寒邪。西北燥证的发生也与人体防护失宜、饮食偏嗜有关;而体质异禀(即对燥邪敏感)则为内在病因。NDS可以影响诸如支气管哮喘、变应性鼻炎、荨麻疹、慢性支气管炎、糖尿病和冠心病等多种新疆特高发疾病的发病和病变过程,成为这些疾病的诱因和临床表现之一。
2.西北燥证研究对中医学学科建设发挥重要支撑作用
(1)2016年中医学科获批自治区“十三五”重点学科-高原学科(西北燥证为四个研究方向之一)
(2)2022年中医学科获批自治区“十四五”重点学科--特色学科(西北燥证为四个研究方向之一)
(3)新疆地区高发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,方向五:新疆方域性病证“西北燥证”相关高发疾病的基础、临床和特色药物传承创制研究。
3.研究队伍
2024年4月,新疆医科大学西北燥证创新团队项目立项,获得新疆医科大学100万元专项支持。目前已经形成涵盖西北燥证相关呼吸、心血管、耳鼻喉以及皮肤类疾病等领域的中医临床和中药研究团队。近五年累计主持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,省部级课题11项,厅局级课题7项,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累计62篇,其中SCI论文32篇。
4.研究成果
首次运用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相结合,创建NDS主兼证分类的统计辨证方法;将实际气候指标值拟合为中医六气气化值,并测算全国16区域及新疆5地的六气气化值分布数据。通过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,获得新疆各地NDS罹患率和新疆地区常见病、多发病与NDS罹患关系危险度(OR值)的客观数据。实验研究发现PPAR基因rs2921190多态性与NDS代谢综合征易感性相关,新一轮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新疆和田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NDS罹患率(51.28%)明显高于非罹患者。具体成果如下:
(1)《西北燥证研究流行病学调查研究》获得2013年度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。
(2)出版《西北燥证诊治与研究》、《论治策略》,发表NDS相关论文总计123篇。
(3)“西北燥证与新疆多发病相关性及临床干预研究 ”“西北燥证动物实验模型研究”“南疆三地州维族、柯尔克孜族及汉族NDS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相关性研究”、“NAFLD表观遗传学调控机制及其与NDS的相关性研究”、“NDS与新疆地区代谢综合征相关性及其与PPARs基因多态性关系的研究”等12项西北燥证相关研究,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。另外,获得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,自治区重大专项子项目1项,总经费572万元。
(4)获得省部共建中亚高发病成因与预防国家重点实验室,2021、2022西北燥证研究专项资助,总计100万元。
5.临床研究
2018年8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周铭心全国名中医传承工作室成立,极大的推动了中医学科的社会影响力。培养了姜德、李鹏、王燕、吕光耀、赵明芬、张海英、陈乙菲、荆晶、王苗等为代表的学科骨干人物。并成立周铭心工作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、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医医院、乌鲁木齐市中医院、甘肃民乐县、克拉玛依市、阿勒泰市、富蕴县、塔城市、奇台县、昌吉市、巴州、哈密市、伊犁州、伊宁县等16个工作站,全面提升了新疆基层中医医疗水平,为“健康新疆”做出贡献。